作者:中国健康管理师网 发布时间:2014-08-22 11:02
通过在世健联一周的培训学习,是我对目前我国的慢性病趋势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增强了从事健康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据卫生部门统计,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病的医疗支出占总医疗指出的30%以上,是十多年钱的五倍,看病难和看病贵已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和制约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饮食习惯随之改变,从过去的粗茶淡饭,到现在的大鱼大肉,从过去的早睡早起,到现在过度的夜生活,从过去的走路骑车,到现在的坐车开车,这一切习惯的改变引发了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肥胖,心理疾病等等。而这些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
目前,人们已清醒的认识到慢性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是由不合理的膳食引起,身体过多的摄入不需要的物质,而又代谢不出去,是体内毒素累积越来越多,由此引发多种慢性疾病,但是从认知到改变是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健康管理师来做大量的工作。从自身做起,从家人做起,也就是俗语说的“要想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健康的人,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健康管理师。
当前,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并不清楚,大多数人认为没病,不虚弱就是健康,其实不然,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出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了进一步阐述,“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新的健康标准即所谓五快三良“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从WHO对健康的定义来看,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对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多了。
如何尽快地是人们达到健康的标准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健康管理师面前的艰巨任务,要做到针对不同人去的不同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和指导。使人群或个体在健康反面达到最佳状态,最终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
具体到我个人来说,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健康管理师,在很多方面需要大幅度地提高,要学习基础医学,了解人体结构,要学习常见疾病和慢性病的预防保健,要学营养学,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指定科学的营养配餐,提供合理的营养指导,要学习康复医学,对慢性病患者或集体有残疾者的营养指导,康复指导。更要学习管理学,对所管理的对象进行健康咨询,收集健康信息,做出准确的健康评估,指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健康管理手段,解决健康问题。
不学习不知道自己浅薄无知,学习过才知道健康知识浩如大海,我愿把我有生之年投入健康事业,做一粒火种,吧健康的理念洒向大地,唤醒人们的健康意识,绝不让“东亚病夫”的帽子戴在21实际中国人的头上。(世健联第35期健康管理师学员:李秀英)
相关链接:
一个健康体检工作者学习健康管理后的自述
在世健联我找到了健康真经